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我们需要运用全球思维找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与传播的“突破口”,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推动中国故事“讲出去”、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力量“传出去”, 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其中,国际传播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之一。跨文化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有效工具和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发展趋势。
由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澎湃新闻Sixth Tone、斯普林格自然集团和圣智集团协办的“首届中国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端论坛”将于7月26日在线举办,邀请外语教育、中文教育、外事外交、新闻传播、国际组织等各界专家和专业人士作主旨发言,为跨文化教育及跨文化人才的培养贡献真知灼见。论坛上将发布跨文化研究专家研发的“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参考框架”和“跨文化能力考试”。
论坛将公开直播,欢迎全国广大外语教师及相关人士参加。
嘉宾简介及发言概要
(按日程安排排序)
主讲嘉宾
姜锋 研究员/党委书记
博士,研究员,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第七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先后在教育部(高教司、社科司、国际司)和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工作,历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等职;任中德对话论坛中方代表。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外语教育、欧洲/德国政治文化及国际关系研究,在《中国外语》《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等 CSSCI 期刊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核心报刊以及海外学术期刊《国际政治与社会》《中国社会与历史》发表了百余篇关于德国问题、中欧/中德关系、欧洲外交和教育政策的学术论文和时政评论,撰写了百余篇政策咨询报告,主持10个省部级科研项目。相关项目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报告题目
知行统筹,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孙吉胜 教授/副院长
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评论》副主编,北京市教学名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任研究员,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意大利路易斯大学等访学。主要讲授“高级外交口译”“国际关系与语言专题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等课程。长期从事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语言学、中国外交等领域的研究。在外交学院创设国内首个语言学与国际关系的交叉学科“国际政治语言学”方向博士点。著有《语言、意义与国际政治》《国际政治语言学: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崛起”话语对比研究》《我们建构的世界》(译著)等,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国际问题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
报告题目
拓宽国际视野,厚植家国情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例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也对各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培养合格的对外交往人才是外语专业的重要使命。新时期,外语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外语能力,更要重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主张新政策,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外语教学可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此类重要理念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在提高学生外语功底的同时,拓宽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爱祖国、知世界,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对外交往人才。
主持嘉宾
张晓红 教授/副校长
深圳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政协委员,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委、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及深圳市决咨委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主要从事比较文学、西方文论、中美诗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5部、译著8部,20多篇咨政报告获高层采纳或批示。
主讲嘉宾
张红玲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副会长,美国富布莱特研修学者,明尼苏达大学和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外语教育、跨文化教育与培训等。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和省部级跨文化能力相关科研与教研项目,出版学术著作9部,主编教材2套,在国内外核心和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跨文化外语教学》《网络外语教学理论与设计》《大学跨文化英语综合教程》。荣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宝钢优秀教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国家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一流课程项目负责人,获得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报告题目
“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参考框架”研制与解读
在外语学科积极对接“新文科”建设、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的背景下,以融合跨文化能力和外语能力培养为理念的跨文化外语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然而关于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的内容目标至今尚无标准,导致跨文化教学实践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为了弥补此不足,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团队通过五年多的实验研究,研制完成了大中小学跨文化能力教学一体化参考框架。本次报告将介绍研制过程,解读参考框架内容,并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王栋 教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北京大学全球健康与发展研究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兼智库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教育部)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兼任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等。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硕士、博士学位。
著有或主编《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战略领域的中美关系》、Reglobalisation: When China Meets the World Again (Routledge, 2020)等6部中英文著作。曾在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Foreign Affairs, Diplomatic History,《世界经济与政治》,The New York Times等国内外顶尖权威学术期刊和媒体发表多篇论文及评论文章。任中外知名学术期刊编委及多家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
2016年获提名入选“慕尼黑青年领袖”。2018年入选北京首届“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人文社科排名第一)。
报告题目
从全球化新发展趋势看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首先介绍全球化定义,然后讨论全球化发展的若干新趋势和特征,包括数字化、地区化和慢球化趋势;其次,探讨跨文化教育的理念及其发展趋势,以及跨文化教育对于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主持嘉宾
冯捷蕴 教授
博士,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商务英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光明日报》社重点联系专家,担任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全国商务英语研究会、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的常务理事,《中国话语研究》编委,教育部“国家级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商务知识名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跨文化能力测评专家,论文获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会议一等奖(2008),评为“教育部高校西部支教先进个人”(2015)。
主持 2 项国家社科项目以及 1 项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 SSCI 和 CSSCI 等学术期刊发表 50 余篇学术论文,著有《中西媒体危机话语的对比研究》《广告话语与中国社会的变迁》《后奥运时代北京文化资本与城市形象》《跨文化商务话语的研究》(出版中),译著《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英文),主编《国际人才考试备考全攻略(高级)》 (2017,2022)。
主讲嘉宾
潘文国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家、中英双语专家、资深翻译家,第二届许国璋外国语言研究奖、首届英华学术/翻译奖特等奖获得者。在汉英对比研究、汉语字本位理论、汉语等韵理论、汉语构词法史、中外命名艺术、西方翻译理论、翻译理论与实践、哲学语言学、对外汉语学、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等方面均具重要影响。出版有《韵图考》《汉语的构词法研究》《汉英语对比纲要》《字本位与汉语研究》《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危机下的中文》《中外命名艺术》《潘文国学术研究文集》《潘文国汉语论集》《潘文国语言论集》《汉语字本位研究丛书》《中文读写教程》(翻译专业用)、《朱熹的自然哲学》《赫兹列散文精选》《中籍英译通论》《语译哲思:潘文国学术论文自选集》及Contrastive Linguistics: History, Philosophy, and Methodology、Philosophical Maxims of 2000 Years Ago、Translation and Contrastive Studies、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Shangha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omplete Works of Zhu Xi and Its Inheritance等专著17部,译著9部,编著40余部,发表论文340余篇。
报告题目
跨文化交流能力再认识
一、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外语类专业培养的终极能力;
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再认识;
三、从跨文化交流能力看课程建设。
赵蓉晖 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语言学史。现任国家语委科研基地暨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外研究生院院长。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领军人才、楚天学者;《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主编,《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联合主编。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学会副会长等。
报告题目
从国际理解到国际胜任
——兼谈外语教育的社会功能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国际社会的相互理解以达成良性的全球治理目标成为当务之急。国际理解既是一种心态,也是能力,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前提。国际胜任是国际理解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态度、知识、沟通、协作等方面予以实现。从国际理解和国际胜任的视角看待人才培养就会发现,外语教育承载的社会功能是多元的,通过语言教育培养国际理解能力,进而形成国际胜任力,是新时代外语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
主持嘉宾
王宇弘 教授
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沈阳市拔尖人才,辽宁省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北三省一区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事,英国杜伦大学访问学者,沈阳师范大学汪榕培典籍翻译研究所所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英语)及省一流本科专业(翻译)负责人,校英语学科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英汉对比、文化典籍翻译、翻译修辞学,现已在《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上海翻译》《外语与翻译》等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译文数十篇。其他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学术专著《英汉语通感隐喻对比研究》,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译著《五十年兄弟情谊》,由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主持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修辞学研究”“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理念与西方传播路径建构研究”等课题。
主讲嘉宾
李正仁 教授
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执行院长,曾任联合国日内瓦大会管理部口译司司长,负责领导、规划、管理以联合国六种工作语文(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提供的同声传译以及口译人才的培养、考试、招聘、录取等工作,是联合国有史以来任此关键职位的唯一的中国人。李教授还曾担任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危机管理小组成员、上诉委员会联合主席、多语言平等协调员、高级职员晋升委员会成员、口译考试委员会副主席、联合国签约译员晋升委员会主席、联合国大学外联计划协调员等。
报告题目
Let’s Go Join the UN!
The talk will start with a few words about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followed by China’s assessed contribution vs its nationals in the secretariat. A few slides on the salary scale will lead to the part on career options. How to avoid typical pitfalls for the Chinese candidates with more tailored training at the university, how to understand the vacancy announcement and how to prepare for the inevitable job interview will also be touched upon. Finally, where are the vacancies and how to apply. The talk will be in English.
吴挺 总编辑
澎湃新闻编委、英文新媒体Sixth Tone总编辑,曾任澎湃新闻国际新闻主编,一直专注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毕业,曾获Chevening奖学金前往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一年,获政治传播硕士学位。
报告题目
英文新媒体Sixth Tone的
跨文化实践和创新
2020年1月,澳大利亚知名智库Lowy研究所发布媒体研究报告称,“位于上海的国有网络媒体Sixth Tone被广泛认为是可靠的、有趣的消息来源”。2021年11月,美国华盛顿老牌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我们的专家们都从哪里读懂中国?”一文,将Sixth Tone列为“中国社会的特写故事来源”。同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及圣母大学的图书馆网站,将Sixth Tone列为“通过多种声音了解当代中国”的推荐阅读网站。创立6年来,Sixth Tone如何逐步成为一批西方知识精英和年轻大学生们了解中国不可忽视的一扇“窗口”?
彭仁忠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跨文化能力测评、跨文化适应、跨文化教育与培训、跨文化教学和跨文化管理研究。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其他省部级项目共10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际SSCI期刊和国内C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和国际跨文化研究学会理事,国际SSCI期刊及外语类核心期刊匿名审稿人、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人和教育部学位论文评议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014年和2017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国际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从事跨文化能力测评研究。
报告题目
跨文化能力考试理论框架、研发设计与应用分析
本发言主要围绕跨文化能力考试的研发背景和意义、测评理论、测评体系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解读和分析。首先,从国家战略发展视角分析培养能有效参与国际传播工作的跨文化人才的重要性,同时,分析国内外人才培养政策层面对跨文化能力提出的具体要求。其次,结合国内外跨文化测评理论分析中国国情下的跨文化能力测评理论。第三,构建符合中国国家战略需要的中国特色的跨文化能力测评体系。最后,解读和分析如何通过试测与修正、专家多轮论证和大样本信效度分析等保证试题的专业性与严谨性。
主持嘉宾
蔡荣寿 教授
教授,博士,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先后担任英语系主任、国际交流处处长、国际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外国语学院院长职务。现兼任广东省本科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本科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分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外国文学翻译。在《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0多部。
发布者:张红玲,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b.ecolearning.cn/archives/22861